游上海魯迅故居
在魯迅先生誕辰140周年之際,我懷著敬佩之情,參觀位于上海市山陰路上的魯迅故居。
上中學(xué)時,我曾囫圇吞棗地讀著《魯迅全集》,并模仿先生的文法,在作文里寫著半文半白的句子。老師不但沒有訓(xùn)斥我矯揉造作,反而鼓勵我繼續(xù)思考。我翻開《野草》,“這樣的戰(zhàn)士”高舉投槍,屹立在我眼前。上大學(xué)后,去年因疫情隔離在家,我?guī)е陋毰c困惑重讀《野草》,原來“這樣的戰(zhàn)士”不是天生的戰(zhàn)士,而是于絕望中苦尋希望,一次次將投槍高舉。我備受鼓舞,把《野草》改寫成歌曲,發(fā)到年輕人喜歡的視頻社區(qū)嗶哩嗶哩上,很多人喜歡聽,我們還一起交流閱讀魯迅作品的收獲。不久前,北大教授錢理群也在嗶哩嗶哩上講述魯迅,他在視頻中說“魯迅活在當(dāng)代中國,就活在我們的身邊。這次,我想和年輕人共讀魯迅!
我想,是時候再去“看看”魯迅先生了。我騎上單車,從熱鬧的街市拐進幽靜的巷子,雨水把灰墻洗得更灰,把綠樹洗得更綠。我走進魯迅故居,這是他在上海的最后居所,底層是客廳和餐廳,魯迅先生在門口放著瞿秋白曾用的書桌作為紀念,衣柜上擺著學(xué)生送的畫,家具裝修都很簡單。講解員說,魯迅先生不拘小節(jié),餐桌上常放著自己的草稿來擦桌子。
順著狹窄的樓梯走上二樓,這是臥室兼書房。窗邊是一張書桌,墻邊靠著一架鐵床。先生在房間完成了不拘一格的小說集《故事新編》,不倦地編寫了雜文集《南腔北調(diào)集》《且介亭雜文》等。我想象著魯迅先生生命中最后幾年的生活,想象著他寫累了便上床小睡,睡醒了又繼續(xù)奮筆疾書的場景,我想象著先生望著窗外,思想?yún)s穿過柵欄,穿過屋前的小天井,穿過山陰路上車水馬龍的街道,隨著翻譯的《死魂靈》穿越國境,隨著《故事新編》穿越歷史。
我想到在疫情里自己曾在封閉的房間里讀《野草》,為“絕望之為虛妄,正與希望相同”而振奮。原來先生的思想穿過了時間,帶給我慰藉與指引。我根據(jù)自己點滴的理解,拾其字句,編成歌謠,讓它穿過麥克風(fēng)和網(wǎng)絡(luò),帶給更多人。我突然在這房間里感到勃勃生機。
三樓是客房以及魯迅之子周海嬰的臥室。先生在這最明亮的臥室里陪孩子玩耍,在隱蔽的客房掩護過共產(chǎn)黨人。樓梯似乎還能向上,但沒有開放,想必通向屋頂,也許先生曾登上這里曬過太陽。
離開故居,我又來到不遠處的魯迅紀念館,欣賞先生的手稿!跋矚g就拍照,這都是最近140周年活動才展出的!闭箯d的保安大哥如數(shù)家珍,“你看這個《故事新編》,保存得最好……”
離開展廳時,我看到墻上印著紀念詩!坝械娜怂懒,他還活著……”“他活著為了多數(shù)人更好地活著的人,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,很高!蔽一氐郊,又拿起魯迅的著作讀起來。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