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什古城展新貌(城市味道)
新疆喀什高臺民居歷史文化街區(qū)一角。 |
左圖:新疆喀什古城一家百年老茶館內(nèi)的茶具。 |
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落,寂靜的新疆喀什古城也漸漸蘇醒。
這是一座陶土色的城,一磚一瓦,都是時光積淀的韻味。土墻上工藝繁雜的雕花門窗,又給這份厚重增添了典雅活潑的趣味。鐵藝巴扎(意為集市)里,丁丁當當?shù)拇蜩F聲準時響起。陶土巴扎內(nèi),造型別致的碗、盆、缸、壺、罐琳瑯滿目。古城最受歡迎的是非遺技藝,有63家店鋪傳承傳統(tǒng)技藝,其中47家掛牌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店鋪標識牌,涉及木器、土陶、樂器、花帽、服飾等12個項目。
喀什城郭集市已有2100年歷史。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節(jié)點,絲綢之路的南道與北道在這里匯合,文化在這里交融積淀,讓這顆“絲路明珠”閃耀著獨特的光彩。
像住在一座溫暖而鮮活的博物館里
這是一座色彩斑斕的城。
民居高大厚重,繁花和綠葉恣意生長,與門窗、廊柱、挑檐上的各色雕花交相輝映。漫步99條街巷,隨處可見身著民族服裝的游客,而居民卻多著現(xiàn)代服裝,共同成為古城的美麗點綴與活力來源。
“今年喀什旅拍特別火,姑娘們專門來我們這里拍寫真。”古城居民沙拉麥提古麗·卡日說,路邊處處都是景,行走三五步,便可見精心打扮的姑娘笑靨如花,不遠處攝影師的快門咔嚓按動。
“喀什古城是世界上規(guī)模最大的生土建筑群之一。漢唐風韻、民俗風情、歐式建筑特色在這里融匯交織,形成獨特的喀什風味!笨κ补懦蔷皡^(qū)管委會對外宣傳科科長阿地力江·阿布都卡德爾說。
談起喀什建筑的特色,阿地力江·阿布都卡德爾如數(shù)家珍,“建筑的雙開門設(shè)計、以紅色代表喜慶的傳統(tǒng)、處處可見的巴旦木花紋,都體現(xiàn)著中華文化傳承。在飲食上,面食、藥茶、粽子……都是通過絲綢之路從內(nèi)地傳到喀什來的!
文化傳承的故事細節(jié),很多都已湮沒在歷史中。如何通過文物和非遺,讓更多人了解歷史?游客王莉便是因為熱愛非遺文化而留在了喀什古城,成了一名喀什人。
“美在其中,樂在其中!边@名年輕的姑娘說,過去6年,她大部分時間都住在喀什,土陶、花帽、刺繡、桑皮紙……一件一件去追根溯源,講述它們的故事,并將這些元素體現(xiàn)在自己設(shè)計的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里,看著古老的技藝煥發(fā)新風采,并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和接受,她也從中感受到了自己工作的意義。
通過深入挖掘和提升改造,讓歷史說話,讓文物說話,使歷史文化遺產(chǎn)作為城市不可或缺的有機生命體代代相傳。這些年,喀什用足用好歷史文化、民俗風情,加大對民間工藝品、鄉(xiāng)村土特產(chǎn)、風味食品等特色產(chǎn)品的研發(fā)扶持力度,推出銅器系列、木器系列、彩陶系列、刺繡系列、民族樂器系列等50余種商品,以非遺為代表的歷史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。
“每天行走在古城,都能體驗到別致的民俗風味。生活在這里,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,就像住在一座溫暖而鮮活的博物館里!蓖趵蛘f。
如同穿梭在歷史人文的隧道中
每天一大早,熱孜瓦古麗·馬木提就跟著父親馬木提·賽來打開店門,她將各種各樣的銅器在門外攤位上擺好。父親則坐在門口的小馬扎上,一手拿銅坯,一手執(zhí)錘,茶壺、銅碗、花瓶……造型別致的銅器在他的反復(fù)敲擊中成形。過往游客只要看上一眼,都忍不住要進來瞅一瞅、逛一逛。
“我父親是喀什銅器的第五代傳承人,我們這可是90多年的老店了!睙嶙瓮吖披悺ゑR木提熱情地招呼著顧客。
不只是銅器店。行走在喀什,居民頭頂?shù)幕、手里握著的茶壺、壺嘴傾瀉而出的藥茶……這些產(chǎn)品,很多都是當?shù)丶彝ナ止ぶ谱鞫伞?/P>
“喀什古城的傳統(tǒng),是家家戶戶都有手藝人,一門手藝能養(yǎng)活一家人。多年的延續(xù)與傳承,很多手藝都已成為非遺!卑⒌亓ぐ⒉级伎ǖ聽栒f,今天的喀什古城,這些非遺技藝也在開拓創(chuàng)新,影響著更多和更年輕的人群。
玉山江·玉素因的木器就極具代表性。他是喀什傳統(tǒng)木雕工藝非遺傳承人。他不僅繼承了傳統(tǒng)木器制作的技藝,還創(chuàng)新了“烙鐵燙花”的工藝。在木勺、木碗、各色樂器以及微縮木質(zhì)建筑上,他以烙鐵為畫筆,繪就精美獨特的圖案,也成為喀什非遺工藝品的一大招牌。
近年來,喀什制定了專門規(guī)劃,構(gòu)建全域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傳承體系,重點對莫爾寺遺址、高臺民居進行保護性開發(fā),打造一批集歷史文化考古、生態(tài)休閑觀光于一體的文旅綜合體。
目前,高臺民居首開區(qū)已經(jīng)面向社會開放,玉山江·玉素因就在這里開了一家木器工坊。走在高臺民居斜斜的小巷里,如同穿梭在歷史人文的隧道中,每個門洞都通向一個特色的非遺展覽館。在高臺民居原汁原味的土墻院落里,20多個非遺工坊集聚于此。土陶、皮帽、木器、藥茶、鞋匠、編織、磚雕……這里既是傳承人的工作現(xiàn)場,也是外地游客體驗非遺的展覽館!肮懦堑昀镔u的是產(chǎn)品,這里展示的是我們的技藝和文化。”玉山江·玉素因說。
通過這種模式,喀什深入推進“文化+旅游”融合發(fā)展,打造喀什記憶文化展示區(qū),推介建筑、美食、醫(yī)藥等傳統(tǒng)文化。
古城風貌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傳承
在喀什古城,“古麗的家”已經(jīng)成為知名打卡點,很多游客慕名而來。坐在古麗的院子里,歌聲悠揚、舞步熱烈,游客們品嘗著熱茶和果盤,度過一段愉快的時光。人們可以坐一坐,享受半日閑暇,也可以住下來,深度體驗喀什。
房主沙拉麥提古麗·卡日曾經(jīng)是喀什古城的講解員。每天接待上百名游客,被問到最多的問題,就是“能不能去當?shù)厝思依镒,看看你們的生活是什么樣??/P>
被問得多了,沙拉麥提古麗·卡日意識到,古城的業(yè)態(tài)里存在空白。于是,她說服了家里人,打開大門,邀請游客們到自己家里坐坐。
巴亞吉·庫地熱特的家,門面是貨品齊全、琳瑯滿目的超市,從一旁的樓梯走上去,二樓以上是居住的地方。雖然是新修的,但是建筑風貌和古城一致,繁復(fù)的雕花極具特色!爸饕亲约杭易。H戚朋友聚會也住得下。”巴亞吉·庫地熱特說,現(xiàn)在的條件可比以前好太多了。
他說的以前,是喀什古城改造之前!按蠹易≡诶贤僚鞣坷铮掠晗卵┑臅r候不敢睡太熟,擔心雨水會泡壞墻體、雪會壓塌房頂!卑蛠喖斓責崽卣f。
“以前居民居住環(huán)境差,房屋抗震能力也弱,老城改造勢在必行!卑⒌亓ぐ⒉级伎ǖ聽栒f,2008年以來,國家投入資金進行老城危舊房屋改造,惠及20余萬群眾。在方便居民生活的同時,改造堅持“修舊如舊”,古城風貌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和傳承。建筑風格、歷史街區(qū)、民俗風情一如既往,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價這一經(jīng)驗“值得推廣”。
又一個清晨,陽光再次灑向喀什古城,店鋪開門迎客,游客紛至沓來,老人們坐在路邊閑話家常,孩子們在街上追逐嬉戲?κ补懦切碌囊惶扉_始了。
版式設(shè)計:沈亦伶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3年11月23日 11 版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