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演是永恒的探索之路
演員是一項非常特殊的職業(yè),它是集創(chuàng)作者、創(chuàng)作材料、創(chuàng)作作品三位于一體的,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塑造角色。
如果一名演員想塑造一個角色,她依靠的只能是她自己——自己的人生、自己的情感、自己對生活的理解。如果我們不了解自己,就無法理解角色。我是誰?我從哪兒來?我要到哪兒去?因此,了解自己是進入角色的必要途徑。
我生長在重慶一個普普通通的工薪階層家庭。我的父親是一名鐵路警察,母親是一名紡織女工。在小學畢業(yè)后,我考入重慶藝校,成為一名京劇演員,開始了漫長的求學之路。臺上一分鐘,臺下十年功,我和小伙伴們就在淚水、汗水,甚至血水中一點點學習,一點點進步。這段經歷,磨練了我們的意志,使我們具有了一種良好的品質,那就是“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”。
很幸運的是,在我上藝校時,就獲得了參加影視劇拍攝的機會。拍攝過程中,我深深地喜歡上了在鏡頭前表演,也因此順理成章地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,幸運地成為了一名表演系學生。在大學四年的學習過程中,我開闊了眼界,學習了很多。我意識到,表演可以成為認識人性、理解人性、表達人性的一種方法,它就像一面鏡子,讓我們透過這面鏡子,去了解自己。
在我準備電視劇《當家主母》中沈翠喜這個新角色時,我不斷地問自己,沈翠喜究竟是誰?她是一個怎樣的人?身高多少?穿多大的衣服?性格如何?脾氣如何?喜歡讀什么樣的書?喜歡和誰在一起?……我想我們是因為喜愛一個人,關注一個人,才愿意去了解她,一名演員也是因為熱愛一個角色,才愿意去刨根問底,從方方面面去了解她、感受她。
在劇中,與沈翠喜一生分不開的一件事是緙絲。緙絲近似紡織,而說到紡織,我不禁覺得非常親切熟悉,因為我的媽媽就是一位紡織女工。從小我就生活在她工作的地方,那些紡織機器轟隆隆發(fā)出的聲響,那些紡織車間特有的味道,至今還留在我的心靈深處。從這個角度出發(fā),我覺得沈翠喜不陌生了,不遙遠了,她就好像是我身邊的人,是我曾經認識的一位阿姨,是我媽媽的一位工友。漸漸地,我覺得我和她之間的距離消失了,沈翠喜的形象在我面前浮現(xiàn)了出來。
在與這么多導演的合作中,我漸漸領悟到,表演之路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探索之路。這段路途中,不僅只有鮮花和掌聲,更多時候是荊棘坎坷、痛苦寂寞。但是,當看到銀幕上自己的作品時,當看到觀眾被我們所塑造的角色所感染,和他們一起哭一起笑,并將這些角色放在心中深處某個地方時,更加讓我覺得,演員進行表演,是一項很值得的創(chuàng)造性工作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(lián)十一大、中國作協(xié)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中強調:“希望廣大文藝工作者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,向世界展現(xiàn)可信、可愛、可敬的中國形象!
總書記的諄諄教誨,給予我很大的啟發(fā)。演員的自我修養(yǎng),決定了角色的高度、深度和廣度。我告訴自己,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時,要透徹地理解祖國,才能讓作品可感可信;要全身心地熱愛祖國,才能讓自己塑造的中國形象可親可愛;要充滿自信地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地傳承傳統(tǒng)文化,才能將中國精神的內涵展現(xiàn)得可敬可佩。
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、也是當代的,既是民族的、也是世界的。在6年前的中國文聯(lián)十大、中國作協(xié)九大開幕式上,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:“只有扎根腳下這塊生于斯、長于斯的土地,文藝才能接住地氣、增加底氣、灌注生氣,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(wěn)腳跟。正所謂‘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’!鄙頌檠輪T,我時刻謹記,吃到樹上結的果實,要想到結果實的樹;喝到河中的水,要想到河水的來源。在創(chuàng)作遇到困難的時候,我們應該向自己民族的傳統(tǒng)文化學習開掘,因為那正是我們生活和創(chuàng)作的源頭。
能成為一名演員是幸運的,飾演的角色能被大家認可是幸運的,能在演員這條道路上堅守多年我是幸運的。一路走來,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已經從藝30年了,也就是說我的青春,我的人生,我所有最寶貴的年華中最精彩的部分,都已經奉獻給了角色,奉獻給了觀眾,它們永遠和那些作品一起,和那些角色一起留在了熒幕上,留在了觀眾心里。
如果你問我,人生中無怨無悔的一件事是什么?我會說選擇成為一名演員,并為之奮斗一生;如果你問我,認為自己最好的角色是哪一個?我會說下一個。
(作者為演員)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